春回大地耕作忙,风摇麦浪菜花黄。

今年春耕备耕,宜昌市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全市计划春夏播粮食面积347万亩,同比增加5万亩,为粮食丰产、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日,记者在当阳、枝江等粮食主产区看到,无人机、自动化、物联网等农业“黑科技”大量进入田间,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粮食生产方式正发生着根本转变,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随之不断提高。

植保“神器”垄上飞

一场春雨过后,绿色麦田悄悄地拔节孕穗。

当阳市草埠湖镇楚湖村,两台自走式喷雾机正为40亩小麦田块喷洒施药,喷雾机张开“双臂”,匀速行进于田间,雾状农药均匀喷洒在小麦叶片上。

“合作社种植面积大约1500亩,统防统治都用上了植保无人机和大型喷雾机。”农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俊华说。

眼下,小麦进入了产量形成、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台渡村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基地,两名飞手熟练地操控植保无人机,对2100亩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草埠湖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遥控式飞行喷雾机仅需一人在地头遥控操作,药剂雾化程度高、覆盖面积大,用药更省、效率更高,“飞防”还实现了农药减量,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草埠湖是粮食生产大镇,今年计划春夏播粮食面积6万亩,其中小麦5万亩、春玉米1万亩。目前,全镇有7个机防专业合作社、8台植保无人机、100多台自走式喷雾机参与春耕生产,并带动20多个大户参与,农田耕整和统防统治机械化作业率均达到100%。

智慧农业“不靠天”

遥感辅助巡田管理、精准气象、病虫测报、农业物联网,管理者和农户不用下地就能实现农作物高效管理。

3月4日,位于枝江市问安镇的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中控室,技术负责人蒋正在“枝江示范农场”大屏上“巡田”,对春耕生产进行实时调度。

枝江市抓住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机遇,引入中化农业MAP模式,利用MAP“智农APP”统一农业技术服务手段,为种植户提供遥感监测、精准气象、病虫风险预警、农技视频等智慧农业服务,改变种植户依靠经验、看天吃饭的传统模式,逐步向依靠数据、知天而作的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综合运用,对农业生产的好处太多了。”在蒋眼中,农业物联网魅力无限——提高灌溉管理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农机作业轨迹规划和农机作业质量监控,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提高植保无人机作业水,实现节肥节时。

以中化农业在问安镇建设的900亩MAP智慧农场为示范,该市大力建设“1+N”个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24个子农场试点应用,核心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种粮增收有奔头

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智慧农业场景的运用,为现代农业插上更多科技翅膀。记者所到之处,村民们都说,现在种田变轻松了,种粮有钱赚、有奔头。

3月3日,当阳市庙前镇李湾村党支部书记李百智,正组织5台旋耕机,对一片闲田进行耕整,准备种植春玉米和蔬菜。

“现在有了合作社和机械化,土地不能留空、季节不能留闲。”李百智说,为了提高村里4470亩耕地种植效益,解决劳动力不足、种田水低的问题,由村农业种植合作社牵头,先期流转土地500亩,全程机械化耕种,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同一天,在枝江市,69岁的七星台镇肖家桥村村民娄绪松,也在田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竟比高架喷雾器提高8倍以上。

有农机合作社撑腰,娄绪松种田底气十足,除自家10亩地外,还接手了另一户村民无力耕种的10亩地。从选种、播种、施肥、统防统治,生产环节全部托管给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个人种20亩田,只管卖粮数票子,不操心很轻松。”

七星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军介绍,枝江市在肖家桥村建设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示范面积5000亩,示范目标是小麦单产400公斤以上,亩节本增收60元,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比上年减少2% 。2月25日,农业农村部下沉一线包省包片夺夏粮小麦丰收调研工作组来枝江检查调研,在实地查看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作物长势和种植模式后,对该市前期春耕备耕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人勤春早,躬耕不辍,粮丰人笑待有时。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金贵满 胡兴军 通讯员 汪运钦 毛晓娜)

关键词: 宜昌春夏 播粮食万亩 春耕备耕 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