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仪陇融媒(记者 杨丹 牛榆)农事依旧忙,荒地变良田。义路镇在开垦的撂荒地里种植油菜、小麦、秋洋芋等粮食作物,采用“集体经济+业主制”和家庭农场模式,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将撂荒地打造成“致富田”。

初冬时节,走进义路镇青春堰村,工人师傅们正一边用挖掘机开垦撂荒地,一边用一体化机器进行旋耕、播种、施肥。镇上的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一起,现场查看指导撂荒地开垦、种植和田间管理等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小麦田间管理工作,连日来,镇上的农机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和单产只增不减。农技人员也提前为业主算好产量,进行估值,同时帮助业主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让业主工作更加有干劲。

义路镇农技人员李洋告诉记者:“我们镇现在种的小麦一亩年产量在700斤左右,一亩年产值大概1200元。我们也免费为业主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收入。”

为盘活撂荒土地,义路镇统筹规划,有效推动全镇撂荒地整治。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垦撂荒地4200多亩,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农户种植油菜、小麦、秋洋芋等粮食作物,把撂荒地变成致富田,实现村民收益、村集体经济发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多赢局面,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我们镇统一动员镇村干部带头开垦撂荒土地,整合土地资源,引进业主,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义路镇副镇长杜旭说。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农技人员 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