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视力的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守护。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也使得近视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增加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焦虑不已。面对近视,家长们有时候是干着急,却是缘木求鱼,不得其法。几个误区,请千万要注意!

误区一:孩子上学后,才需要查视力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小学以后,用眼多,才需要检查视力。其实3岁以后,儿童在学习识认视力表后绝大多数都能够配合测视力,就可以进行初步的视力检查,建议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视力筛查,学校或家长可自购标准视力表挂墙上在5米远处让孩子识别。


(相关资料图)

平时生活中,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斜着看、歪头看、眯眼看、揉眼看或很近看电视和书时,就要警惕,可能是视力有问题了。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检查开始时间最好不晚于3岁,有助于尽早发现眼疾、屈光异常如近视、散光、高度远视、斜弱视等,筛选出近视眼“危险分子”,及时防控近视进展,提早进行干预。

误区二:度数不高=假性近视

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近视时常常会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许多人相信孩子小,度数小,就是假性近视,是可逆的。其实假性近视是指近距离用眼过度,眼睛的睫状肌调节紧张所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经过休息或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滴眼后,视力能恢复正常。但在常规的医院检查中,已经散瞳验光,如果检查出近视度数,就不再是假性近视,即使孩子年龄小,度数小,也已经不是调节紧张性的假性近视。

所以,当孩子出现视力下降,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散瞳可以排除假性近视,对于大部分的近视儿童,选择4~6小时就可以自行恢复的快速散瞳验光足以。

误区三:眼镜看远戴,看近不戴

正常眼与戴镜(度数合适)的近视眼看近时眼睛都需要调节,通过调节改变眼睛的焦距,将光线聚焦点从远处移到我们看的近距离物体上,这才能看清晰。

近视眼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眼睛的焦距就在近处,眼睛可以偷懒不用调节就能看清,但是长期偷懒眼睛的调节功能就会下降,并且还会影响到眼睛内聚的能力,正常状态下,看近时双眼会向内一定程度的对眼,这就是内聚功能。除医生有特殊交代的情况可以不戴眼镜外,其他时候建议近视的孩子看远看近均佩戴眼镜。

误区四:越戴眼镜,近视加深越快

散瞳后检查出来的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大部分的近视眼是因为眼轴增长导致,眼轴是指进入眼球的光线通路上,角膜前表面到眼底视网膜的距离,就像眼球的身高。还在身体发育期的孩子,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眼轴会随着身体发育持续增加,因此近视度数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不断加深。

我们无法使发育的眼睛逆生长,就好像我们无法将一个长高的人变矮一样。所以,近视加深并不是因为佩戴眼镜。而且,不戴眼镜会加重眼睛的负担,可能进一步刺激近视度数增加。因此,要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矫正视力。并且随着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增加,要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验光检查。

误区五:视觉训练,包治近视

眼轴增长不可逆,近视也无法治愈。但很多视觉训练机构过分夸大训练效果,号称能够彻底治愈近视,其实是通过训练孩子识别图像的能力,营造视力恢复正常的假象。

事实上,已经增长的眼轴、近视的度数和变薄的眼底视网膜都无法逆转,还可能因为过度训练加重孩子的近距离用眼强度,加速近视发展速度。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眼睛不放过任何机会,却可能是南辕北辙,没有采用正确的干预治疗方案,反倒耽误了孩子的眼睛。

误区六:有了OK镜可以不佩戴框架眼镜

OK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夜间戴镜可使角膜中央区在一定程度上变平,白天则可暂时降低度数、视野清晰。

在特殊情况下,如近视度数高、夜间睡眠不足等,角膜塑形并不足以抵消已有的近视度数,白天仍要戴一副低度数框架眼镜才能看清。

此外,在等片期间、停戴OK镜期间,都有可能需要用到框架眼镜。因此,OK镜能帮助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框架眼镜,但不能根治近视,特殊情况仍需用到框架眼镜。

原标题:“包治近视”?关于孩子视力健康,这几个误区千万别踩!

值班主任:颜甲

责任编辑:颜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