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融媒(记者 张义明)马鞍教育督导组深挖伟人故里、客家大镇资源优势,认真贯彻“守正创新、全阶优质、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理念,确立“学校办得有名声,校长当得有名气,教师做得有名望,学生学得有名堂”发展愿景,通过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阅读·梦飞翔”,全力打造“文化润心、书香圆梦”特色教育品牌。
【资料图】
仪陇朱德红军小学总校位于朱德故里马鞍镇,学校以传承朱德精神和红色基因为主题,以红色文化立校,致力于红色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达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目的。学生许诺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的革命先辈用毕生奋斗换来的,我一定时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学生。”
借助独特文化底蕴,学校大力实施德育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到朱德同志汉白玉像前敬献鲜花、开展争创 “朱德班”活动、开办“小小讲解员”培训,让朱德精神种子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朱德红军小学总校校长袁仕国介绍到:“近年来,我校持续优化教学模式,围绕朱德故事和红军精神,结合青少年学习成长需求,开发了一批特色课程,形成了‘红传千秋、德行天下’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品牌,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报效祖国。”
帅乡钟德魂,德魂润三春。在马鞍中学,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红色教育声色并茂;在马鞍二小、铁山小学、杨桥小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薪火,红色文化如火如荼;在石佛小学、周河小学、博达实验学校,浸润红色经典,陶冶红色情操,红色芳华灼灼生辉。
据马鞍中学校校长马建全介绍,马鞍中学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立德树人,他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
“好的教育应该推动学生产生向上生长的追求和勇气,作为教育人更应该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自信阳光的孩子才能更好的走向幸福人生。”周河小学校校长叶兴乾说。
马鞍不仅是伟人故里,也是客家大镇。这里完整的保留了客家话、婚丧嫁娶、崇文重学等礼仪风俗,境内客家会馆龙母宫、客家民居丁氏庄园、乐兴客家老街仍保存完好,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环境。
走进乐兴小学,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客家文化墙,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客家家训,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客家生活图片,展现了客家人朴实本真的生活图景。在乐兴小学的客家文化展室,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揭开了客家人生活的神秘面纱。同学们聆听客家语言课,如大自然的风清新舒爽;开展客家艺体活动,如花儿般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乐兴小学校校长谢东说:“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既是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也是对客家文化的良好传承。”
与乐兴小学一样,在希望小学、大风小学,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客家文化资源,以传承客家文化为己任,让孩子们都为自己身为客家人而骄傲,为客家深厚历史底蕴深深感叹。
除了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外,马鞍教育督导组引进湖南“阅读·梦飞翔”项目,采取制定方案、专家引领、培训跟进、跟踪督导等措施,该项目在各校如火如荼开展,使全域阅读蔚然成风。
杨桥小学的阅读分享课上,同学们在纷纷晒出自己的读书书目、读书心得,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那份快乐和自信溢于言表。学生王美茹说,阅读已经成为她每天的必修课,哪怕是读几页书,也能增加她的知识储备。
为推进阅读教学深入开展,马鞍片区各校确立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四维目标,积极开启“四个一”模式:每天一节午读课、每周一节阅读课、每月一份阅读报告、每期一次阅读活动。孩子们带着梦想在书籍里旅行,穿越时空与智者对话,书香所至,春色绚烂,浸润心脾。
“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乡村学校,切实遵循全县教育‘1531’发展思路,让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学习、励志成长、为梦启航。”杨桥小学校的校长李向阳说。
坚定教育初心,奋进正当其时。马鞍教育督导组将带领片区各学校,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务实担当的责任感 ,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奋力谱写仪陇全阶优质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