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大木偶戏《跪门吃草》表演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

川剧非遗传习班学员表演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罗虹实习生任佳容

日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告,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对2022年全省申报(报送)的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进行了评审和论证。根据综合评定、审定情况,全省对85个项目予以资助,我市4个项目入选。其中,西华师范大学的四川青年合唱编创与指挥培训班入选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立项资助项目;南充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王丹丹及作品《香满堂》、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李东及作品川北大木偶戏《跪门吃草》、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陈楚文及作品《太阳出来喜洋洋》入选青年艺术人才培养(个人)立项资助项目。

1创作《香满堂》讲述南充人的美食故事

说起本次成功入选,南充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的王丹丹连说“没有想到”。自2005年在北京完成舞台导演专业学习,回到南充的王丹丹一直从事舞台剧目的创作。

王丹丹介绍,多年来,她先后写了不少作品,有小品、儿童音乐剧、神话剧等。其中,由她自编自导的音乐小品《变脸》在四川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能够以编剧的身份入选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立项资助项目,对于导演身份的王丹丹而言,简直是意外之喜。“本次报送的剧目是昨年下半年编写的《香满堂》,分场大纲已经完成,剧情构思也基本完成,正在着手写剧本。”王丹丹告诉记者,《香满堂》主要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后,有的人选择出去闯荡一番,有的人选择坚守在本地、过安稳的小日子。在南充,一对夫妻因为有着不同的想法,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开启了不同的人生。剧情以美食为主线,轻松幽默,反转不断,令人意想不到。

“目前,展现南充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等的剧目已经有很多了,但美食方面还比较少,所以我才想要写这样一个剧。”王丹丹说,剧本的编写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为川剧的唱词要求较高,既要押韵,又要有文学意味,因此,她力争今年内完成剧本创作,明年争取能够继续申报四川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立项资助项目。

2传承创新传统剧焕发生命力

与王丹丹不同,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李东作为舞台艺术表演人才入选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的青年艺术人才培养(个人)立项资助项目。如何将由川剧传统戏弹戏《跪门吃草》改编的川北大木偶戏表演好?从去年3月开始,作为主演的李东就不停琢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表演方式,使传统戏焕发新的生命力。

“剧中须贾的‘三跪’有着不同的心境,有紧张、有惶恐、有内疚,如何通过手中的大木偶将人物的不同状态表现出来,我进行了很多尝试。”李东说,他尝试通过手、眼、身、法、步表演好角色的唱、念、做、打,揭示角色的内心世界,准确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并赋予它们一定的表演内涵,不做机械的、无目的的表演。幸运的是,由他主演的《跪门吃草》在2021年四川省第五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与手举木偶表演不同,舞蹈是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每次听《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经典巴蜀民歌,脑海中总浮现儿时祖辈们在田间忙碌和舞动翻山铰子庆祝丰收的场景。”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陈楚文说,正是源于这样的灵感,他去年编排完成了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太阳出来喜洋洋》,通过卡农、赋格等编舞形式,调度灯光、音乐、舞美等元素,生动展现乡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土生活,展现新时代新生活的美好。该作品还荣获四川省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之前这部作品是由中小学生表演的,接下来,我将继续在音乐、服装、动作等方面进一步打磨,由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的学生表演。”陈楚文说,十分期待《太阳出来喜洋洋》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小档案

四川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是由省政府批准设立,旨在繁荣四川艺术创作、激活创作热情,形成良好艺术创作氛围,推出更多具有四川特色的文艺精品、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四川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

关键词: 四川艺术 艺术创作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