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铁路与中国转型》书影。作为现代性的一种象征,铁路自清末以来一直在中国的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本书透过铁路系统的视角,考察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和转型,探讨铁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又如何反过来塑造作为科层系统和经济系统的铁路。供图:江苏人民出版社·思库

我和《铁路与中国转型》这本书大概是有某种神奇的缘分。此前拙译《铁道之旅》一书刚出版不久,本书英文版就面世了,当时就有在出版界工作的朋友来问我是否有翻译的意愿,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继续推进。后来我甚至向某家出版机构自荐,询问我能否承担本书的翻译工作,结果对方也不置可否。在我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本书的责任编辑康海源通过豆瓣找到了我——而且还是通过《铁道之旅》一书,问我是否愿意翻译本书。我自然是不胜荣幸、满心欢喜地答应了下来。虽然本书通篇都可见《铁道之旅》的影子,但一直译到作者致谢的结尾,我才知道原来本书作者柯丽莎教授与希弗尔布施的《铁道之旅》原作早就结下了缘分。那我能最终完成这本书的翻译,也似乎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正如柯丽莎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本书并不是中国铁路发展的全史,而是透过铁路,特别是铁路局这个韧性极强的机构,来考察一百多年以来中国的发展与转型。事实上本书出版以后,中国铁路的管理机构又进行了一轮改革,原来的铁路局转型成了集团公司,但即便如此,“XX局”这个名称仍然保留在新的集团公司的名称中,甚至个别在此前的改革中已经舍弃“局”字的集团公司,又再次把“局”放进了新的机构名称中,足见柯教授的洞见。在《铁道之旅》的译后记中,我曾提到了对关于中国铁路、包括高铁时代中国铁路社会史与民族志的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讲,本书正好能满足我当时的渴望。而且我也非常高兴地了解到,已经有其他文化地理学者,沿着这些著作搭建起来的铁路与社会研究的框架,对当代中国的铁路进行了精彩的研究。

我要非常感谢本书的原作者柯丽莎教授。因为难以接触到原始文献,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被翻译成英文的中文材料如何复原的问题。我将这些问题向柯老师一一提出,柯老师非常耐心地查阅原始资料进行了详尽的回复,从而让这个中译本能够尽可能贴近原始文献。当然,大概因为我和柯老师同是铁路爱好者,我们在邮件的往复过程中也建立起友谊,在诸种困境里,柯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我不胜感激。我也要感谢台湾师范大学的吴翎君教授。她是中美关系史的专家。在有关中美工程师协会的部分,我也遇到了一些翻译的问题,曾不揣冒昧致信向她请教。她在元旦当天回信解答,让我颇感振奋。同时还要感谢当时就读于北大社会学系的孟奇同学,她曾阅读了本译本的部分内容,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如前所述,要衷心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康海源老师,没有他的努力,可能就不会有这个中译本的面世。本译本如有讹误,文责完全由我承担,也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的翻译主要是在2020到2021年完成的。因为疫情期间新加坡的边境管控,整个2021年我都没有机会坐火车,直到2022年管控有所放松、国际旅行逐步恢复,我才迫不及待地在马来西亚搭乘了一趟纵贯马来亚的火车,穿越马来西亚的城镇乡野、云雨山河。后来回到国内,又能重新开启中国铁道之旅,并且重访了柯老师在书中写到的浦口站(今南京北站)和武汉站。我想,无论是对于铁路爱好者还是更大众的游客,铁路旅行都可以创造独特的体验。唯愿春暖花开之时,大家都能坐上火车,去期待已久的目的地旅行。

(本文作者金毅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文地理与城市研究专业哲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城市研究者、铁路旅行爱好者、铁道翻译员,译作有《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横跨欧洲的快车》等。本文经授权摘编自《铁路与中国转型》一书译后记,现标题系编者所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关键词: 透过铁路来考察一百多年以来中国的发展与转型 中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