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王大妈最近经常头晕、乏力,去附近诊所化验发现有些贫血,医生给开了一些铁剂。王大妈心想是不是最近食欲不好,多吃点肉、鸡汤、红糖鸡蛋补补就能好了,然而,结果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没力气,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腿也肿了起来。
家人把王大妈送到医院,化验检查后医生要求住院治疗,还说王大妈患了很严重的肾病,肾功能都下降得厉害。而且说王大妈使劲吃高蛋白的食物不但没改善贫血,反而加重了肾病的进展,贫血更厉害了。
实际上,这个贫血是肾病引起的,叫肾性贫血。
贫血怎么会和肾有关系呢?
血液的产生和骨髓有关系,骨髓造血这个大家都知道,当然还有铁、叶酸等。血液的生成还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关系,如果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造血功能就受损,就会产生贫血,即使其他的因素再好也不行。这个促红细胞生成素就是由肾脏产生的,所以肾脏有病影响到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就会出现贫血,叫做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严重表现及并发症之一,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患者会有贫血的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结膜苍白、唇甲发白、乏力头晕等症状。慢性肾衰竭出现贫血,贫血也会加快慢性肾衰竭的发展病程,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消极的影响,如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全身的营养问题、基本生活质量等方面。
慢性肾衰竭还会有其他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水肿、腰酸痛、皮肤瘙痒、胸闷心慌等等症状。当然化验肾功能、尿常规及做泌尿系超声等会明确诊断。所以出现贫血及上述症状一定要排查一下肾病。我国古代就认识到了肾对造血功能的影响,有“肾藏精、主骨生髓”的论述,反映出现代医学中肾脏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肾性贫血既然是由于EPO的缺乏或相对不足造成的,治疗就应该补充外源性的促红素才能改善贫血,而不是大量的补充蛋白质,大量蛋白质通过肾脏代谢反而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肾性贫血在饮食上可以多吃水果和纤维素高的食物,有助于消化的食物。根据病情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瘦肉、鱼、蛋、奶类等。但是需要注意,蛋白质的量要限制,质量要高,避免以植物蛋白(如豆制品)为主的饮食。同时要积极治疗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改善,贫血也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