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温度升高
各种烧烤铺与大排档也陆续开始营业
不少人都喜欢吃炒田螺
但殊不知
美味的背后却是致命危机
随着气温升高
福寿螺进入繁殖期
福寿螺食量大、繁殖力强
被列为首批入侵中国16种
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
专家介绍
福寿螺体内寄生虫多达6000条
误食有害健康,严重或致死亡
福寿螺
福寿螺(学名:Pomacea canaliculata)是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原产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等。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在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
分布范围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量较多的国家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等,后传播至中美洲的多米尼加、美国。在亚洲,首先引入地区为中国台湾地区,其后为日本,之后为泰国和菲律宾。福寿螺作为高蛋白质食物最先被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1984年前后,已在该省作为特种经济作物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但由于养殖过度,口味不佳,市场并不好,而被大量遗弃或逃逸,并很快从农田扩散倒天然湿地。目前,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及上海等长江沿线省(市)均已成为福寿螺分布的地区。
►►►
寄生虫高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
福寿螺之所以这么危险,正是因为它是管圆线虫的宿主!
据统计,一只螺内可能藏着3000-6000条寄生虫。寄生虫在进入人体后,幼虫便会入侵大脑,损害中枢神经,进而引发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这时患者就会出现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休克、痴呆,甚至是死亡。
我们之所以说福寿螺危险,是针对那些没有彻底煮熟的福寿螺。福寿螺如果被煮熟了,寄生虫也会随之消灭。
但这里还是建议你别吃,因为你压根不知道福寿螺到底怎样才算彻底煮熟。更重要的是,福寿螺被彻底煮熟后口感会变差很多,所以有些商家也会铤而走险。
►►►
如何区分福寿螺与田螺?
个头:成年福寿螺的螺旋部相对较小,且个头通常比田螺大;
颜色:田螺更偏青褐色,而福寿螺颜色比较偏黄;
形状:田螺一般是长圆锥形或者卵圆形,福寿螺则更加像圆盘形;
壳口:田螺基本都会有黑色框边,而福寿螺一般没有黑色框边;
口感:相较于福寿螺,田螺肉口感会更嫩一点。
如果你近期有外出踏青游玩,你会发现最近的河岸边、水沟里,甚至很多公园的河里,都能看到一些密密麻麻的东西,类似于这样的:
这些其实就是福寿螺的卵,千万不要捡!
►►►
这种螺也不能吃!
因为织纹螺是食腐动物,所以会摄入各种有毒的贝类、鱼虾等作为食物,并将毒素蓄积在体内。
需要注意的是,织纹螺的螺肉内聚集的毒素量很大,因此只要吃下去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是死亡。